性味:苦,平。
归经:归肾、胃经。
功效与作用利湿去浊:能分清泌浊,使湿浊从小便排出,是治疗膏淋的要药,可改善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等症状。
祛风除痹:具有祛风除湿、通络止痛的作用,能缓解风湿痹痛,尤其对湿热痹证、关节不利、腰膝疼痛等效果较好。
用法用量内服:一般煎汤,用量为 9-15 克;或入丸、散剂。
主治病症及特殊功效膏淋、白浊:萆薢有独特的分清化浊功效,对乳糜尿、慢性前列腺炎等引起的膏淋、白浊,可使尿液恢复澄清,改善症状。
风湿痹痛:对于风湿痹证,可祛风除湿、通络止痛,尤其适用于湿热下注、阻滞经络所致的关节红肿热痛、屈伸不利等,能有效缓解疼痛,改善关节功能。
湿热带下: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量多、色黄质稠等,通过清热利湿来改善带下症状。
常用方剂萆薢分清饮:由益智仁、川萆薢、石菖蒲、乌药等组成,具有温肾利湿、分清化浊的功效,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、白浊等。
宣痹汤:含防己、杏仁、滑石、连翘、山栀、薏苡仁、半夏、晚蚕沙、赤小豆皮等,可加入萆薢增强清热化湿、宣痹通络的作用,用于治疗湿热痹证。
程氏萆薢分清饮:以萆薢为君药,配伍黄柏、石菖蒲、茯苓、白术、莲子心、丹参、车前子等,具有清热利湿、分清泄浊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膏淋等。
配伍与炮制配伍
与石菖蒲配伍,可增强利湿化浊、开窍醒神的作用,用于治疗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不清、头晕等,以及膏淋、白浊等。
与薏苡仁配伍,能协同发挥清热利湿、舒筋除痹的功效,适用于湿热痹痛、关节不利等。
与益智仁配伍,一温一利,温肾利湿,分清化浊,常用于治疗下元虚冷、小便白浊等。
炮制
生萆薢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片,干燥。生品长于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。
盐萆薢:取净萆薢片,用盐水拌匀,稍闷,置锅内,用文火炒至微干,取出放凉。盐炙后可增强入肾经的作用,增强利湿化浊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膏淋、白浊等下焦病症。
副作用肾阴亏虚者慎用:萆薢利湿作用较强,肾阴亏虚、遗精滑泄等无湿热者使用,可能会进一步损伤正气,加重病情,导致腰膝酸软、遗精等症状加重。
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:部分人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,尤其是脾胃虚弱者,可能对其耐受性较差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